众所周知,林彪与罗荣桓是一对经典搭档,尤其在解放战争时期,“林罗”指挥四野百万大军所向披靡,留下了一段佳话。
不过,林彪与罗荣桓之间也并不是一直都很和谐,在1949年初四野南下的时候,林彪就向中央军委申请,由聂荣臻替换罗荣桓,跟自己搭档。
至于林彪与罗荣桓之间的矛盾,咱以后再说,今天先来说说另一个话题:林彪与聂荣臻的关系。
林彪与聂荣臻相识的时间,比跟罗荣桓更早,早在黄埔军校读书期间,聂荣臻就是林彪的老师。
当时的林彪还有点腼腆,表现不是很积极,后来聂荣臻回忆说:“他当时是第四期学生,学习上比较平庸,政治上也不活跃。”
不过,在林彪毕业时,聂荣臻也没有忘了这个学生,把他安排到了叶挺独立团,当了个见习排长。
当时的聂荣臻肯定不会想到,就是这个腼腆内向的学生,后来会成为决定国共命运的顶级名将。
两人的第一次正式合作,还要到1932年3月,林彪被任命为红一军团军团长,聂荣臻被任命为红一军团政委,从此开始了搭档生涯。
不过,这个任命公布之前,中央军委既没有找聂荣臻谈过,也没有跟林彪谈过,因此对于两人来说,都有些仓促。
聂荣臻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曾对当时的情景回忆说:“他正年轻,也比较少一些,虽然气盛,只要做好工作,还是可以团结共事的。我对他所持的态度是,尽量支持他的工作,遇到非原则问题,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不多争论,但是遇到原则问题就不能让步。”
世故
因此,在两人合作的4年多时间中,发生过数次激烈争吵,都与原则问题离不开关系。
1932年4月,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红军东路军攻占了漳州,有关筹款、筹粮、扩红等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但是,有些部队急于求成,竟然把不肯交粮交款的地主、豪绅,五花大绑后驱赶到大街上,肆意凌辱殴打。
聂荣臻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立即找到林彪说:“那些地主豪绅不肯交粮交款,可以实施一定的惩戒,但没有必要赶到大街上凌辱殴打吧?我们是红军,凡事要讲纪律性,如果这样搞的话,老百姓会怎么看我们?我们岂不是跟国民党军队一样了吗?”
聂荣臻说完后,林彪也倒出了自己的苦水,说:“我们到底还要不要钱?没有钱的话,这个仗还怎么打?”
一看林彪理直气壮,聂荣臻便压着火气说:“既要钱,也要政治,有钱仗能打,没钱仗也能打,可唯独不能把红军的名声搞坏!”
这次争吵过后,林彪严令部队要注意政治影响,有关筹款筹粮的情况也有所好转。
1935年5月,红军四渡赤水后,抵达四川会理县,就在会理会议召开前夕,林彪与聂荣臻又产生了重大分歧。
当时,有少数人散布诸如“毛泽东指挥领导不行”、“撤换他,重新换人上”之类的言论,林彪也受到了影响,给中央写信称:“红军走的尽是弓背路,跑的都是冤枉路,应该走弓弦,走捷径。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像他(指毛主席)这样指挥会把部队拖垮的。”
此外,林彪还给彭德怀打电话,说到了紧要关头,你应该上来领导这支部队,我们都服从你的指挥。
林彪打这个电话时,聂荣臻、左权、罗瑞卿等人都在一旁,听到林彪的话后,聂荣臻直接批评他说:“你是什么地位,你怎么可以指定总指挥?谁想要这时造反,办不到!我告诉你,如果你敢擅自下令指挥部队行动,我也可以用政治委员的名义,下令让部队拒绝行动!”
但是,林彪依旧不为所动,还要求聂荣臻在他的信上签名,聂荣臻自然采取了拒绝的态度,说:“这样的紧要关头,你毛主席领导,要谁来领导?林彪同志,你是参加过遵义会议的,现在又跳出来反对遵义会议,这是典型的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投身革命后,你跟毛主席时间也挺长了,数次反围剿中的指挥领导,想必你也很清楚。红军这一路长征过来,就说前不久的四渡赤水,令国民党都大为惊叹。所以,你的信我不能签名,还有,如果你坚持要把这封信送上去,所有后果要自己承担!”
不要
正如聂荣臻所说的那样,在会理会议召开后,大家对林彪的错误思想都进行了严厉批评,毛主席也生气地说:“你是个娃娃,你懂得什么!”
1935年6月,在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不久,两河口会议随即召开,与会者一致达成北上创建陕甘根据地的战略决议。
但是,张国焘却仗着人多枪多的优势,企图阻挠这个决议的实施,另立中央,为此,他将目光投向了红一方面军,不断拉拢林彪、聂荣臻等人。
聂荣臻获悉后,提醒林彪说:“你要注意些,张国焘有吃掉我们的想法。”
林彪却不以为然地说:“胡说,他可不会这么做,你这是宗派主义。”
聂荣臻继续说:“林彪同志,我怎么会是宗派主义呢?张国焘素来与中央的思想不一致,这是众所周知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警惕些为好,毕竟这是路线问题。”
林彪不甘示弱道:“既然你说是路线问题,那我问你,他的路线难道不对吗?他们有那么多人,我们才有多少人啊?”
一听这话,聂荣臻彻底火了,拍着桌子大声说:“蒋介石的人更多,难道说蒋介石的路线更正确吗!”
最终两人不欢而散。
事实证明,聂荣臻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张国焘确实有另立中央的企图,后来更是彻底背叛了革命,投入了蒋介石的怀抱。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林彪担任八路军115师师长,聂荣臻担任115师副师长,两人继续搭档。
在此期间,两人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可惜的是,林彪在1938年3月不幸受伤,赴苏联治疗,从此两人就分开了。
一直到1948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打响平津战役,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两人再次合作。
此时的林彪与聂荣臻,一个是东北野战军司令,一个是华北军区司令,当年的一对师徒、搭档,如今都已成为统率几十万军队的司令了。
就是在这次平津战役结束后,林彪提出了让聂荣臻替换罗荣桓的要求,但是中央和聂荣臻本人都没有同意,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管怎么说吧,林彪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自然是因为他对聂荣臻是非常信任和尊敬的,而聂荣臻对这个曾经的学生、搭档,也是非常熟悉、非常包容的,即使出现过一些争论,也尽量以教育、说服为主,体现了聂帅一贯顾全大局、坚守原则的品质。
(参考资料:《聂荣臻传》《解读林彪》《十大元帅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