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号云主机vps https://www.bohaovps.com/business/qingyun.html
2月14日,最高检发布第三十三批指导性案例,其中包括将社区矫正对象孙某某撤销缓刑监督案等5个案件。最高检指出,对宣告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结合违法违规的客观事实和主观情节,准确认定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应予以撤销缓刑情形。
最高检提到,对符合撤销缓刑情形但社区矫正机构未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建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社区矫正机构提出纠正意见;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普遍性、倾向性违法问题或者有重大隐患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建议。
男子犯非法买卖枪支罪被判缓刑
社区矫正期间两次违法出境
最高检通报的案情显示,1978年出生的社区矫正对象孙某某,在2016年7月6日因犯非法买卖枪支罪,被天津市滨海新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缓刑四年,缓刑考验期自2016年7月17日至2020年7月16日止。
孙某某在北京市海淀区某镇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在日常监督时发现,孙某某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外出、出境等应当撤销缓刑情形,依法监督社区矫正机构提请法院对孙某某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有期徒刑三年。
对于检察机关履职过程,最高检在通报详细描述,2019年,海淀区检察院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社区矫正对象孙某某在被实施电子监管期间,电子定位轨迹出现中断情形,孙某某可能存在故意逃避监管等违法违规行为。
于是,海淀区检察院开展了调查核实工作。通过查看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和社区矫正档案,发现司法所对孙某某进行监督管理时,缺乏实地查访、信息核查等监管措施。
▲2019年3月,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实地走访司法所,查看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
办案人向铁路、航空、出入境等部门调取孙某某社区矫正期间出行信息,并与请假批准手续记录对比,发现孙某某在被实施电子监管期间,故意对电子定位装置不充电擅自外出一次,在被摘除电子定位装置(因法律法规调整,孙某某不再符合使用电子定位装置条件)后,又利用每个月到司法所当面报到的间隔期间擅自外出二十余次,最长一次达十九天,其中违法出境两次、累计十一天。对孙某某进行询问,其对未经批准擅自外出的事实予以承认。
检方向司法局提出纠正意见
建议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建议
海淀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孙某某在社区矫正期间多次违规外出并两次违法出境,违反了《刑法》第七十五条、《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及《社区矫正实施办法》(2020年7月1日废止,有关规定内容被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吸收)第二十五条规定,且情节严重,于2019年5月24日向海淀区司法局提出纠正意见,建议其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建议。同时,海淀区检察院向海淀区某镇司法所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依法纠正社区矫正监管教育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为促进本辖区社区矫正工作全面规范提升,海淀区检察院对近三年办理的社区矫正监督案件进行全面梳理,针对发现的监督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于2019年10月21日向海淀区司法局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建立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综合运用实地查访、信息化核查、通信联络等方式,准确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实际情况;加强与出入境管理部门以及公安派出所的沟通协作和信息互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违法出境和违规外出等问题的发生。
2019年6月19日,海淀区司法局向天津市滨海新区法院制发《撤销缓刑建议书》。2019年7月22日,滨海新区人民法院作出刑事裁定,撤销孙某某宣告缓刑四年,收监执行原判有期徒刑三年。
此外,海淀区司法局采纳检察建议进行了相应整改,如完善自身督察机制,完善与出入境管理部门及公安派出所的协作和信息互通机制,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党政纪处分。
预防社区矫正对象再次违法犯罪
防止社区矫正对象非法出境
对于这起案件的指导意义,最高检介绍,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社区矫正机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社区矫正对象等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监督,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进行,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社区矫正对象再次违法犯罪。
在开展社区矫正监督工作时,应当加强对社区矫正档案和信息管理平台中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教育、请假外出审批、考核奖惩等有关情况的审查。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监督线索,要及时开展调查核实,查清违法违规事实,准确适用法律,精准提出监督意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需求。
最高检指出,人民检察院办理撤销缓刑监督案件时,应当全面考量行为人主客观情形,依法判断是否符合“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情形。认定是否达到“情节严重”时,应当全面考量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行为的性质、次数、频率、手段、事由、后果等客观事实,并在准确把握其主观恶性大小的基础上作出综合认定。
具有撤销缓刑情形而社区矫正机构未依法提出撤销缓刑建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社区矫正机构提出纠正意见,监督社区矫正机构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建议。
最高检还强调,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监督社区矫正机构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完善与公安机关等的沟通协作机制,防止社区矫正对象非法出境。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违法问题和重大隐患,人民检察院应当充分运用检察建议等提升监督效果。
红星新闻记者高鑫北京报道
编辑谭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