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路线图轮廓初现

公司物联网卡 http://www.iotcal.com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共同富裕”路线图轮廓初现

本报记者 吴婧 北京报道

2021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共同富裕促进公平

在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看来,本次中央财经委会议内容主要包括促进共同富裕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两大议题,其中会议新闻稿中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着墨颇多,是本次会议的重点,同时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目标。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时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列为重点任务。

在国盛证券分析师熊园看来,本次会议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实现路径和目标任务,也指明了未来的产业趋势。“这是一次很关键的会议,但后续配套政策更关键。”

吴琦认为,推动共同富裕,关键在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问题。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随着居民收入增幅的加快,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以及金融、发展机会等仍集中在东部沿海特别是少数大城市;三是社会发展不平衡,不仅体现在收入和财富两极分化上,而且在教育、医疗和其他公共资源的分配方面的差距日益扩大。

会议提出,“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董忠云认为,这显示目前众多改革与政策可能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长期内逐步推进。本次会议重在顶层设计,明确方向,需继续关注后续具体的政策布局。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支撑。在吴琦看来,高质量发展是要推动经济发展从发展数量提高向发展质量提升转变,向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绿色低碳、民生保障转变。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是明确效率与公平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效率为公平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而对公平的寻求会为效率的提升创造条件。

关注分配制度改革

在本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董忠云认为,这一表述再次确认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心将从“效率优先”向“兼顾公平”偏转。

会议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董忠云认为,这是在制度设计层面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

吴琦认为,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需要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和根本制度保障。第一次分配是市场按照效率原则的分配,再分配机制主要是依靠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的分配,要进一步提高再分配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此外,还要加快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倡导社会通过捐赠、慈善、自愿等方式,推动先富带动后富,对再分配进行有益补充,促进社会公平。

会议提出“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在董忠云看来,改善税收结构,加大对高收入群体和资本的税收是扩大社会保障、增加转移支付的基础,应作为系统改革的核心环节。

董忠云预计,从收入调节的角度看,房产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赠与税、针对高端消费的消费税等都是重要的税收工具,未来可能逐步推出或加码,同时,提高个税起征点、优化个税税率分级、降低小微企业税负等措施也有望继续推进。

“我国更加注重‘公平’既是对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借鉴,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高质量迈进的必然要求。”董忠云认为,会议提出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这意味着追求“公平”并不意味着不再重视“效率”,“效率”对应的经济发展依然是我国的重要政策目标,对于“公平”和“效率”权重的认识不能走极端。

推动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各项改革,将是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的重中之重。熊园认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已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明确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十九大以来共同富裕的相关部署则进一步提速。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2月22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的另一议题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会议提出,“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在董忠云看来,这显示防风险与稳增长之间在短期内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作出趋势性的取舍,要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协同并进。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几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金融委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推进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力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

会议强调,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意义十分重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另外,会议提出要加强金融法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信用在金融风险识别、监测、管理、处置等环节的基础作用。

结合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提升,“7·30”政治局会议释放一定的稳增长信号,董忠云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金融防风险可能以落实前期政策和巩固政策成果为主,进一步加码收紧的概率不高。但中央持续强调金融风险也显示宽松政策空间有限,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方面的相关政策难有明显放松,政策面不会再次大幅推升宏观杠杆率,资本市场对于后续宽信用的预期不应过于乐观。熊园认为,“2021年是监管大年。”

责任编辑:蒋晓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