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天三夜,截至目前为止,俄军已经对乌克兰全境的军事目标实施了多轮打击,地面部队也深入乌领土,兵临基辅城下,但乌克兰尚未出现全面崩溃、举手投降的迹象,这场战事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那么,在接下来的作战中,乌克兰作为战争中的弱势一方,应该采取怎样的作战方式最为适宜,使战局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呢?在此不妨分析一二。
游击战是以弱敌强的法宝
乌军实力远逊于俄军,如果摆开阵仗与俄军搞体系对抗的决战只能是输得很快、很惨。因此,游击战是乌军以弱击强最有效的战术。乌军打游击的有利条件是主场作战,战场环境熟悉,能够得到国民支持;但不利条件也很多,需要想方设法克服。
一是乌东地区群众基础薄弱。游击战要发挥威力必须建立在获得民众支持的基础上,而在乌克兰东部地区,民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持有亲俄立场的。由于2014年乌东冲突以来,乌克兰政府和民间对于亲俄民众进行歧视和打压,使得这些民众在心理上更加倾向俄罗斯。
乌军如果不做好群众工作,对亲俄民众采取友善、包容、和解的态度,只会将这些民众推到俄军一方,从而使开展游击战争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至少在乌东地区是如此。
■乌克兰东部地区说俄语的人口中大部分亲俄。
二是乌军训练和编制不适应游击战。乌军此前从未接受过游击战的专门训练,机械化的部队编制和武器装备也不适合游击战的需要。乌军需要尽快对军队进行改编和整训,将正规军和民间准军事力量化整为零,深入俄军后方发动袭击。游击战中的后勤补给、伤员安置、兵源补充对乌军都是重大挑战。
■用重型装甲部队打游击显然不现实
三是政治上能否接受游击战的惨重代价。开展游击战意味着要大踏步撤退,大片国土沦丧对于泽连斯基政府来说是巨大的政治压力。游击战还会造成民众的重大伤亡,泽连斯基政府又能否承受这种惨重的伤亡。
将俄军拖入持久战
毋庸置疑,战事拖得越久,对乌军越有利。俄罗斯的国力支撑不起太长时间的大规模作战。乌军只要咬紧牙关,挺过俄军的三板斧,俄军自然后继乏力。
因此,乌军当下要尽量避免战略和战役层面的决战,主力尽量化整为零打游击,想方设法拖延时间,将战争长期化。乌克兰国土面积达60.37万平方公里,以空间换时间,完全具备打持久战的条件。
而且,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乌克兰拖得越久,获得的国际援助和支援也就越多。
■乌克兰拥有足够的战略后方支撑持久战。
越境实施袭扰战
乌军避免尽早决战不等于被动挨打。毕竟,被动挨打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乌军要抓住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将战火烧到俄军的大后方,比如以远程打击武器对俄罗斯境内目标进行攻击,并派出小股部队越境袭扰,迫使俄军抽调兵力回援国内,减轻乌克兰境内战场的压力。从目前战场传回的消息来看,乌克兰已经对俄罗斯境内的米列罗沃空军基地发起了导弹袭击,并成功击毁一架俄军的苏30战斗机。
显然,乌军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米列罗沃空军基地的苏30战斗机被乌军导弹击中。
避免陷入运动战
由于乌军的机械化水平远不如俄军,目前基本不掌握制空权,在缺乏空中掩护的情况下,部队极可能在运动过程中遭到俄军火力打击而蒙受损失,也可能被引诱脱离既设防御阵地而步入俄军陷阱,遭致歼灭。
目前,乌军在两个方向上最容易陷入俄军运动战的陷阱:一个是基辅及其周边,另一个是乌东地区。
■公路机动途中被击毁的乌克兰防空导弹发射车。在俄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乌军在机动中毫无还手之力。
基辅方向:由于俄军料定乌军不能不救首都,早已以逸待劳,等着各路向基辅勤王的乌军。下一步,乌军要么行动迅速赶在俄军合围前进入基辅,要么稳扎稳打,在侦察清楚俄军兵力部署前不要冒险向基辅靠近。
乌东方向:乌克兰军队中装备最好、训练水平最高、实战经验最丰富的部队都长期部署在乌东前线,堪称乌军的精华所在,是俄军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是,乌军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战区构筑有完备的防御体系,囤积了大量补给,俄军想在短时间内消灭乌军必然付出惨重代价。
目前,俄军在乌东方向没有大的行动,显然没有将主攻方向选在这里。俄军在乌东方向的战法是避实击虚、围而不打。如果乌军后撤离开坚固的阵地,那么俄军利用自身的机动优势和强大的空中打击,完全有把握在运动中消灭乌军。
因此,乌军正确的战法是坚守阵地,争取时间,同时完善防御体系,将原本面向大后方不设防的漏洞补上。
■泽连斯基在战前视察东乌前线的乌军阵地。从照片可见,乌军阵地挖有堑壕和掩蔽部。
发挥信息舆论优势
信息时代的战争具有高度公开化,透明化的特点,网络传媒的普及制造了另一个虚拟战场,乌军在实际战场之外同样大有可为,以心理战、舆论战和信息战等软杀伤手段打击俄军,获取舆论优势。
开战以来,俄军和乌军在心理战战场上打得有声有色,早有准备且实力占优的俄军显然占了上风,但只要战局陷入僵持,俄军心理防线上必然出现漏洞,乌军找准机会不难扳回一局。
■最早被俘虏的俄军士兵立即被乌方公诸于众。
目前来看,乌军在舆论战中显然具有全面优势。由于支持乌克兰的西方国家牢牢掌握了国际舆论的话语权,俄军在舆论战中只能被动应付,毫无还手之力。
如果说西方国家在战争面前色厉内荏,那么在不用流血的舆论战中却是胆大包天,造谣、抹黑是西方国家媒体的传统技能,得到外援的乌军在这个战场上的优势牢不可破。
■联合国安理会对乌克兰局势的决议进行表决。俄罗斯虽然行使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进行了否决,但承受了很大的国际压力。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由于俄军和乌军都没有切断乌克兰民间的互联网,双方的官方力量和民间支持者在网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信息战。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上,让人真假难辨。俄军因为先发制人,暂时掌握了信息战的主动权,但随着俄军伤亡的增多,乌军渐渐站稳了阵脚。
下一步,只要乌军在战场上不出现惨败,信息战只会陷入你来我往的僵持。而且,信息战是一场不会停止的战争,即便战场上停战甚至终战,信息战也会不断打下去。毕竟,信息战的成本和难度太低,任何人只要在互联网上发出一句话、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就能发起一次进攻,实在太容易了。
■俄罗斯散布消息说泽连斯基已经逃离基辅,而泽连斯基则持续拍发视频自证清白。
义菲商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