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研报:整县试点成BIPV助推器!高分子防水材料迎增长新引擎,防水龙头壁垒高筑

板栗 https://www.qingtaiguan.com/banli/

本产品由优品投顾提供,机构编号ZX0111。风险提示:本产品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旨在提供信息资讯服务。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屋面光伏包括BIPV和BAPV两种模式。BIPV指的是建筑一体化光伏,是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安装并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结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材料/系统。BIPV作为建筑外部结构的一部分,可作为屋顶、天窗、建筑物外立面等的替代品。

BAPV指的是“后安装型”建筑太阳能光伏,是指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材料。这些光伏材料的主要功能是光伏发电,不承担建筑物功能。

从行业现有格局来看,目前BAPV仍是主流,主要是由于对已有屋面进行改造的需求较多,客观条件更符合BAPV的发展。而BIPV标准仍未建立,建筑属性仍受质疑。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BIPV在建筑外观、设计寿命、屋面受力、防水可靠性、施工难度和速度、屋面运营维护对比上都相对BAPV有优势。

整县推进试点有望带动光伏屋面存量需求。根据海通证券的测算,在乐观/中性/悲观的情况下,到2025年,整县推进带动光伏屋面增量需求面积有望达到0.64亿/0.43亿/0.27亿平。

BIPV建筑一般位于高附加值厂房或者人员密集的商业建筑,安全问题尤为重要,防水、防火、防漏电等安全标准成为重点关注点。高分子防水材料主要指TPO和PVC两种,由于PVC中的增塑剂迁移会导致卷材失去柔性容易断裂,而TPO材料具有耐候性和耐久性,考虑到屋面光伏寿命较长,TPO材料更适合光伏屋面。

根据海通证券的测算,按照单TPO材料40-50元/平进行计算,则整县推进的存量屋面改造可以带来540.8亿元676亿元的防水材料市场。假设按照2022-2025年每年均匀建设,则每年对应152.1亿防水材料需求;中性情况下整县推进的新建屋面可以带来17.2亿元-21.5亿元的年新增市场。

从当前实际应用来看,屋面光伏在防水方面存在较多的痛点。海通证券认为,屋面光伏带来的行业需求增量主要利好防水头部企业,其具备三大核心壁垒>>>付费查看完整内容

责任编辑:张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