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置业遭遇债务交叉违约 “自救”仍在继续

  11月1日,第一服务(02107.HK)发布公告称,融创服务以6.93亿元的交易对价收购其32.22%的股权。当日,第一服务复牌,股价盘中一度上涨至2.21港元/股,当天收盘为2.16港元/股,日涨幅达57.66%。

  第一服务作为当代置业(01107.HK)旗下物业公司,其被收购的股权分为三部分。其中,世家集团、皓峰投资共持有2.14亿股、占比21.39%,对价4.60亿元。据悉,世家集团及皓峰投资是第一服务的控股股东,两家公司分别由当代置业董事会主席张雷及总裁张鹏控制。这意味着,通过上述交易,当代置业有望获得超过4亿元的资金。

  不过,尽管“自救”迎来新进展,但当代置业因债务违约带来的危机并未彻底解除。据悉,该公司债务已经触发交叉违约。消息人士指出,随着交易资金陆续到位,当代置业的流动性得到补充,但危机尚未完全解除。由于交叉违约已现,当代置业的流动性可能再度恶化,未来不排除进一步处置相关公司的资产及股权。

  危机尚未解除

  10月11日,当代置业为2021年到期票息率为12.85%的优先票据寻求展期,并同步开启自救,包括股东提供借款8亿元、为第一服务寻求买家等等。10月26日,当代置业发布公告称,上述票据展期未与债权人达成一致,公司未能偿还于10月25日到期的2.5亿美元票据的部分余额,构成实质性违约。

数据来源:当代置业公告(中国网财经制图)

  截至发稿,当代置业仍有4笔美元债未到期。其中2022年有2笔即将到期,额度分别为2亿美元和3亿美元,到期时间为2022年2月26日和2022年11月13日;剩余的2笔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到期。“当代置业的整体情况难言乐观,下一笔美元债的到期时间相对近,大概在3个月之后,偿债压力较大。此外,当代置业面临交叉违约,不排除其他未到期债务要求提前偿还”,上述消息人士指出。

  11月1日,当代置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已接到境外债务的一名债权人通知,其因相关款项未获支付而要求提早偿还其与附属公司(作为借款人)及本公司(作为担保人)订立的融资协议中未偿还本金额及应计利息约2360万美元,并宣告与此相关的若干担保安排可强制执行。公司正与债权人讨论豁免加快偿还及强制执行。

  “其他债权人要求加快还款及强制执行,表明当代置业已经构成交叉违约。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债权人踩踏效应,提前偿还其他债务。虽然第一服务与融创服务的交易已达成,但这并不足以对冲当代置业因债务违约、评级下调带来的负面信用风险”,一位从事公司业务的律师指出。

  撤销派发2021年中期股息

  为应对流动性紧张,当代置业公告宣布撤销派发2021年中期股息约1.34亿港元,将其留作营运资金。“流动性一旦紧张,会衍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留足营运资金才是万全之策。由于债务违约,当代置业极易陷入恶性循环,一方面融资渠道关闭,另一方面销售遇阻,流入的现金非常有限”,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的信用状况持续恶化。10月,一些房企出现美元债违约,流动性风险急剧攀升,导致美元债下跌,同时,债务违约也影响房企的评级和再融资。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表示,10月,内地房企海外债发行规模为84.27亿元,相较于9月明显下降。从融资成本来看,海外债平均利率为10.49%,环比上升2.66个百分点。“目前,房地产行业的海外债发行环境并不理想,发债规模低、利率高。当代置业违约后,投资人信心受到重创,新债发行或将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再融资可谓难上加难”,一位证券人士告诉中国网记者。

  销售方面,今年1-10月,当代置业实现合约销售额345.66亿元,其中10月单月合约销售额10.21亿元,环比下降71.34%,同比减少79.72%。

  “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购房人预期低位徘徊,导致房企销售业绩承压,进而影响经营性现金流流入。尤其是债务违约后,很多购房人担心工程烂尾,观望情绪加剧。不过,就自救而言,当代置业需打通融资渠道,同时加快销售,积极回款。毕竟断臂求生不是长久之计,只能解一时之渴”,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
05互联 https://www.05vm.com/

上一篇:

下一篇: